查看原文
其他

平台or定制?云端or本地?全智能时代AI企业的关键选择 | 华兴·湃

2017-05-31 华兴·湃 华兴资本

 人工智能是未来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,有望比肩互联网为产业带来巨大的机遇。大量可获得的数据以及算法、算力的提升,使得人工智能离现实应用越来越近,在图像识别、语义理解、精准营销等领域,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涌现并迅速壮大。除了这些领域,未来还会有哪些产业机会出现?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应该做平台还是做定制?如何看待未来人工智能计算在云端或在本地处理的选择?


5月27日举办的「华兴·湃」人工智能论坛上,来自AI行业的顶尖创业者和投资人,围绕上述热点话题,从不同角度作出了思考和解读。


「华兴·湃」是华兴的报告会议系列论坛。湃形容水波相击之声,亦有冰镇冷浸之意,华兴希望搭建共享灼见的平台,将投资机构、企业汇聚于此,碰撞思想火花,激荡行业澎湃,弄潮新经济。


嘉宾:
戴文渊 |  第四范式创始人兼CEO

简仁贤 | 竹间创始人兼CEO

黄晓庆 | 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

刘   维 |  百度风投CEO

姚   颂 |  深鉴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

邹彦书 |  华兴私募股权基金副总裁

刘英航 | 华兴资本董事/科技及房产业务负责人


以下是对话实录:


风口之辩

下一个产业机会在哪?


主持人(刘英航):人工智能是一个大方向,各家创业公司都选择了自己的领域做市场拓展和落地,投资机构也在看各种模式,有没有一些新的创业或者投资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。


姚颂我认为AI方面的应用真正能有钱赚的地方有两个,一个是安防,一个是自动驾驶。安防可能会更近一点,自动驾驶会稍微晚一些。安防整体的产业链非常大,有非常多复杂的区域,有集成商还有子设备的分销商,如果能在中间找到一个环节,是一个创业的机会。


另外两个可能有钱赚的地方,一个是数据中心,但是数据中心的问题比较零碎,可能会有一些定制化的需求;另外一个是医疗。

 

黄晓庆:我觉得目前比较成熟的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相关领域有很多的创业机会。比如像智能服务,解决BPO(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,商务流程外包)后台的问题,你只要能省一个人,那不就是钱吗?


第二,如果完全做算法,然后做API的话,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商业模式。你可以做得很好,然后让大企业把你收购,也是很好的创业战略。


第三是我个人现在正在做的服务型机器人。严格地说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同时发力。服务型机器人里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视觉,机器人的多样性取决于视觉的发展,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创业和发展的领域。

 

戴文渊:从AI从业者的视角来看,人能做什么行业,人工智能就能做什么行业。所以哪个市场大或者哪个行业大,其实未来AI在这个行业的市场就会大。


当然也会有先后次序,人工智能首先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成功?首先,会在收数据比较便宜的场景。第二,犯错误的影响不那么大的场景。比如在广告领域,给你看一个广告,就收取了数据;让你看了一条不爱看的广告,就是犯错误。所以内容推荐和视频广告都是收数据便宜、犯错误代价小的领域。

 

简仁贤:如果在AI领域投资或者创业,还是看应用。为什么看应用?商业其实就两个目的,要么赚钱,要么省钱。赚钱和省钱的方式有很多,如何达到,就体现在应用上。这个部分,我觉得人机交互自然语言理解是一块。另外,图像、操作系统、搜索接下来都会成为爆发性的行业。

 

邹彦书我认为结构化的数据智能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现在更多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智能化过程,包括图片、视频,随着技术的发展,现在已经到了能够处理它们的阶段。金融、娱乐、医疗等行业都可能有这样的应用。甚至有一些行业,我们之前拿到很多图片、视频或其他更复杂维度的数据,因为无法解释、无法处理、无法业务应用化,所以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程度,我相信将来在这些方面都会有发展机会。

 

刘维:说说我们的逻辑,从过去六年的布局和未来看,我觉得基本是这样一个四层的循环:


第一层:AI对工具的增强。AI技术在不断改造各种工具,从大数据到自然语言处理,到各种computer vision技术,再到传感器、物联网,所有这些作为底层技术,实际上在赋能工具,这个工具是什么?可能是一个SaaS服务,可能是一个机器人,可能一个硬件、机器。


智能赋能机器、工具之后,就能进入到第二层,工具渗透到传统的互联网、手机渗透不了2B的链条,使之变得供应无限量、高度标准化又高度个性化,这是第二层。


更长远的影响是第三层,整个产业链条节点效率被提高的同时,各个节点的数据被机器所获取,整个系统的分发效率随之大大提高。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链条、媒介、更多用户画像的数据,最终人与服务、人与商品,人与一切实现精准匹配,创造出的价值不可想象。


第四层我们也在高度关注,刚才这些链条变化之后,传统的产业链和传统的要素价格被重塑。就像传统交通节点、传统人力资源的作用被削弱了,这里面也有很多大的服务业或者新经济的变化。


模式处理

做平台OR做定制?


主持人(刘英航):人工智能是一个新时代的驱动,将比互联网带来更多的产业机会。互联网时代很重要的一个现象是,大家都想做成平台,后来确实出现了很多平台公司。人工智能企业面临做平台还是做定制的问题时如何选择?


姚颂:AI时代跟互联网时代有一个比较大的区别,互联网时代有比较明显集群的效应,但AI时代每个客户端都是单独的服务,集群效应更少。以我的理解,最开始还是要专注于一个行业或领域,再逐渐找机会做平台,不能一就说我就是一个纯通用的平台,这样会比较困难。

 

黄晓庆:我觉得平台的概念有一定悖论。如果说你只做平台不做应用,那实际上平台就不可能存在了,但是只做应用不做平台,实际上也不可能完成。


最重要的一点,做平台的公司必须能够面向未来,一定给自己创业找到一个机会,你的应用和系统能不能规模化,如果不能,实际上就没有机会做平台。

 

戴文渊我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,最早你需要思考的并不是平台,而是你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。我们其实最早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,但我发现在招了20几个科学家之后,要面临几百个、上千个应用的时候,我没有办法解决。于是我想能不能做一个工具或者产品,能够让一些原来做不了AI应用的人,能够做AI应用。让更多人参与做应用的时候,我们可能慢慢会变成像平台的一个产品。

 

简仁贤:我非常同意戴总的观点,其实AI最主要还是要解决问题,做出一个能复制的应用。对创业者来讲,更重要的是先把目标市场想清楚,把能够复制的应用累积起来,自然而然就变成一个平台。


平台也是一个应用,比如说亚马逊刚开始只想在网络上卖书,一大堆书店在上面卖书,量多了,他必须解决infrastruture、处理问题、工具问题等,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扩充,我们突然件发现亚马逊是一个平台。

 

邹彦书: AI行业非常依赖数据的积累和对行业的梳理。现在的BAT等大公司和些细分行业里的创业者相比,在这些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。这就是创业者的机会所在,如果你对行业、数据、业务模式了解足够深,完全有可能在这个细分行业里扎根,甚至有可能比大公司更有先天优势,没必要以自己的短处跟平台化公司长处做竞争。

 

刘维:要看谁能在加法、减法的不断切换中把握得更好。我觉得至少两次大的加法和减法:


第一:在起步期、爬坡期要忘掉平台的事,你要做减法然后加法,做减法是你要选择合适的领域、切入点,要找到具体要解决的问题。这个阶段做加法,要被迫多做点事,光有技术还不够,还得做产品、解决方案,甚至还要做运营,先把这个点打透,这是一步。这一步做完之后,是一个好的产品公司。


第二:产品公司都有平台属性,大了之后,谁的平台价值比较高,这又是一个阶段的加法、减法,同样要敢于主动做加法,在短期内要有更大的付出。也要做减法,主动砍掉很多东西,要战略性地退去,才能打造好生态。


这两步都能做好以后,我觉得至少在这个领域就是平台。后面又涉及到进入新的领域,永远是这样的循环。


数据处理

云端OR本地?


主持人(刘英航):之前一直有一个争论,数据到底放在哪?有观点认为,最好数据跟计算放在接近的位置,处理能力会比较快。但也有一些项目出于敏感性要求要做本地化部署。各位如何看待未来人工智能计算在云端和本地处理的选择?


戴文渊关于云还是端的问题,首先要看技术发展趋势,如果说一个事情放在云可以做出更强智能的,最后的趋势一定会放在云上;如果放在云上不合适,就会放在端上。当然放在云上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比如隐私问题,数据安全性问题,数据价值问题,这些最终都有技术手段可以解决,只是现在我们不一定放心,特别是我们合作很多的机构,它的数据是受监管的。


当然确实会有一些问题、一些场景不适合在云端,就是反映特别快的这些问题。所以在端这一边,我们可能需要更高效、更低功耗的芯片。总之,趋势是不会变的,符合趋势的事情,一定会朝着那个方向走。

 

简仁贤:我认为云跟端其实要用时间来解释,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到90年代,那时候也没有云,只有端,所以所有的东西都在端。


等到互联网出来,所有的设备可以连接在一起,开始有云端出现。云端可以把所有的计算机资源集中起来,资源处理的能力比端要强大很多,这时候当然是在云处理。


接下来,移动端的出现,从以前2G的功能机,到现在的4G到未来的5G,带宽一直在增加。现在有一些处理是在手机端处理,然后再结合云端的处理,达到应用的效果。但是当前这个时代,还只能在云端里集成大量计算和储存资源,达到巨大的计算效果。


把时间拉到20年后,带宽如果更大,是不是处理都可以放在移动端里进行?是不是当端的处理器,比如FPGA、ASIC,良率增高、制造成本降低,可以取代现在的GPU?


所以我认为,每个时间的带宽、储存、计算资源的限定度决定了计算、数据是在云端还是端,这是在不考虑隐私和安全的情况下做出的解读。

 

邹彦书我觉得在一段时间内会混合存在,但长期看会向云迁移。主要是基于几个朴素的观点:


第一,AI涉及到非常大的计算量,单个的服务器或者系统很难支撑。


第二,AI往往是基于分布式的。


第三,一般我们会说通过终端来呈现一个最终的结果,但因为涉及到比较大的计算,或者processing,更多的计算可能还是在云这边处理。


所以基于这些非常朴素的逻辑,我长期看更倾向于向云来迁移。

 

刘维:我觉得云跟端是一个辩证的过程。端的运算能力或者处理能力永远追不上云。但是云的覆盖,也永远追不上端。同时云也拥有越来越强的连接,越来越强的辐射和渗透,常年的混合和不断的此消彼涨地反复追赶可能是一个恒态。


如何突围

创业公司要从细分领域杀出一条路


主持人:人工智能领域,大公司的竞争一直对创业者杀伤力比较大,想听听各位看法,小公司如何规避大平台的竞争?


姚颂:我觉得这个问题分两部分看:


第一,对创业者来说,在所有的大公司注意到之前做这个事情,肯定是最好的。当然潜在问题在于,如果巨头们都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,意味着创业者可能需要有一些眼光,或者有能够赞同这个事情的投资人,因为他们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大势。


第二,如果大公司已经真正进入到这个行业,一定要避免跟大公司直接正面竞争。你要到一个巨头没有覆盖的地方,去找到你的闪光点。然后通过这个闪光点,向更大的地方辐射。

 

黄晓庆:对于创业者来说,你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完全正面的竞争是没有意义的,但是绝不要担心和平台或者大的互联网公司去竞争。中国人有句古话叫田忌赛马,一个创业团队在某一个领域里面,确实就是一个上马,如果你融得足够多,不一定比大企业水平差很多。


实际上这是你和大公司之间不对称的核心竞争力的竞争。新创的企业,可能你要找到自己一个很小的点,就打这个点。

 

戴文渊:如果说BAT在这个领域比我们有什么优势的话,我觉得更多是有钱。但实际上你可以跟投资人说,你再给我多少钱,就把BAT打败了。事实上现在创业公司并不是缺钱,是缺能够证明给我这么多钱就赢了的能力,如果有这个能力你不会缺钱的。

 

简仁贤:AI很广,就像互联网一样,是不是百度做互联网,阿里做互联网,其他人都不要做互联网了,不是这个样子的。AI还是要走细分领域,还是要走应用。大公司不会去走细分领域,所以创业公司就要从细分领域杀出一条路来。大公司不走细分领域,但是他会去收购那些在细分领域成功的小公司。

 

邹彦书第一,不要碰大公司的安身立命之本,尤其在它已经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多、比较有基础的情况下。


第二,在AI这个时代,也没有必要现阶段就过分惧怕他们。因为所谓AI三要素,数据、技术、团队,很多创业的公司,团队、技术其实都是不差的,数据方面可能各有千秋。


对于BAT这样的大公司来讲,他们当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了很多数据,但实际上还有数据是他们没有获取到的,我们也看到不断发展终端的一些行业,他们其实通过触达终端,来获取相应行业里面的数据。如果一个创业公司,在这些行业里面通过它的商业模式获取到数据的话,某种程度上甚至比大公司还有优势。所以我认为创业公司一定要坚持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来获得竞争优势。

 

刘维:百度风投作为基金,本质上在投创业者,所以我们是站在创业者这边的。我想说的第一层是,对大公司我们还是要有应有的敬畏,它还是有很多独特的东西。第二,大家会指望大公司没有想清楚,但万一他想清楚了,下了决心,这种决心可能也是战略性的决心。第三,它可以承担起一个更长的循环。


反过来,这个行业链条很长,对于创业公司机会也非常多,创业团队的优势是比大公司更早相信一件事,并且更坚决地投入。


我觉得最终这个市场是这样的,聪明的创业公司都会观察,理解大公司的战略,然后对应的进行自己的挑战。聪明的大公司也都会观察创业公司的优势,不会觉得自己大就去硬碰,一定要把创业公司变成生态的一环。


现在AI这个时代,大家是更加交错的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互为互能的格局越来越明显。



「阅读推荐」点击图片查看


破局人工智能:三大要素催化的新蓝海 | 华兴报告



第四范式戴文渊:商业公司构建AI能力的五大核心要素 | 华兴·湃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